中国药学会医药生物分析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会议在上海召开

发布者:郑民发布时间:2020-09-24浏览次数:491

2020年9月18日,中国药学会医药生物分析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会议于在上海召开。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药学会理事长孙咸泽,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组织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晓东,医药生物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相关领域专家和代表等50余人参加此次会议,部分医药生物分析工作者参加了线上会议。

孙咸泽理事长代表中国药学会致辞,祝贺医药生物分析专业委员会成立。他在致辞中提到我国医药生物分析工作者多达上万名,分布在临床医院、高校科研院所、医药研发机构、制药企业以及CRO公司等。在汇聚我国业内专业人员集体智慧的基础上,《中国药典》2015版首次引入《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标志着我国生物分析标准与国际接轨;医药生物分析在临床试验数据核查中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得到了实质性改进,保证我国制剂质量一致性评价的快速推进;临床医院检验科产生的临床分析数据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和有效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国药学会医药生物分析专委会将为本领域的科研人员和试验操作人员搭建深入交流的平台,促进学科技术进步和人才成长。医药生物分析工作者的任务光荣而艰巨,承载着人民对医药卫生系统的信任,承载着我国新药研发的希望。最后孙咸泽理事长强调,要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提出的科技工作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号召,促进医药生物分析领域的技术进步,为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多做贡献。

张晓东副理事长代表学会组织工作委员会介绍了医药生物分析专业委员会筹备及成立过程,宣读了首届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名单。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钟大放研究员当选主任委员,张金兰、胡蓓、汤晓东、姜宏梁、董菁当选副主任委员。45位来自医药生物领域的专家学者当选为委员。孙咸泽理事长向第一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颁发了聘书。并同与会嘉宾共同见证了医药生物分析学专委会成立的启动仪式。

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钟大放研究员代表专业委员会发言。他回顾了中国医药生物分析发展历史、国际学术交流、学术会议平台建设以及医药生物分析专业委员会在发挥作用、专业发展及人才培养等提出了建议,他提出,专业委员会应该发挥制药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及CRO三位一体的桥梁优势,搭建组织平台,人才和学术交流、政策法规等平台建设,满足创新药物研发及药品质量一致性评价等需求;从多方面多角度研究本领域的难点、热点问题,提出有意义的建议,与国内外学术期刊紧密联系,能够成为国内有权威性的学术组织;有计划、针对性地培养本学科、本领域的科学家,形成一支高水平的医药生物分析专家群体。

专业委员会讨论了明年工作规划。计划鼓励青年科学家积极参与学术年会以及各地生物分析领域开展局域的学术会议;在生物分析领域新药研发有关的法规讨论和解读;开展生物分析邻域的国家间合作与交流。

在学术会议中,钟大放研究员作了题为“创新药物的代谢和药动学研究”的报告;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张金兰研究员介绍了“中药多成分药代动力学探索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姜宏梁教授作了题为“非临床和临床研究中生物分析的关键考虑因素”的报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的范国荣教授作了题为“药物代谢分析的临床转化研究与精准药学服务”的报告;军科正源(北京)药物研究公司总经理董菁博士介绍了“生物分析在生物技术药物研发中的机遇和挑战”;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阳国平教授汇报了“临床试验生物样本编码和标签行业指南建议”;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刘佳博士报告了“抗新冠病毒药物瑞德西韦的代谢和药动学研究进展”。

中国药学会医药生物分析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嘉宾与委员合影